研究团队开创了一类新型材料体系实现对声波与振动的独特控制

2025-08-01
康涅狄格大学工程学院(UConn CoE)的一支研究团队近日在声子学(Phononics)领域实现了一项重要里程碑:首次在实验中成功演示出全平带声子能带结构(All-Flat Phononic Band Structure, AFB)。声子学是研究声音与热传导控制的学科。相关成果已发表在《物理评论快报》(Physical Review Letters)上。该研究开创了一类新型材料体系,能够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局域能量,实现对声波与振动的独特控制,为声学、振动隔离、能量采集等领域带来全新应用前景。
本项工作由康大极端与智能材料波动工程实验室(We-Xite)负责人Osama Bilal教授领衔。他指出,所设计的材料在实验中展现出双重功能——既能作为完美的声波真空,又能同步放大声波。
Bilal解释说:“能带结构中的‘平带’,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频率带,在整个波数范围内,其群速度始终为零。简言之,这意味着该频率下的声波不会传播,也不会扩散,从而导致能量在靠近波源的位置高度集中。”
论文合著者、博士生Mahmoud Samak补充道:“我们的研究方法表明,可以设计出在所有可能频率下隔离声波,并实现极高能量强度的同时局域化的材料。与传统波动局域现象不同,如那些依赖晶格缺陷或拓扑界面实现局域的方式,这种平带能量局域化不局限于材料的某个特定点、边界或表面。这一独特性质有望催生诸多全新应用,例如高级声学隐身、声波路径重构、能量收集与振动抑制等。”
该团队的研究起步于一个简单的质量-弹簧玩具模型,以识别实现全平带能带结构的必要条件。随后,研究者结合理论分析、数值模拟与实验测量,全面验证了这一设计路径的可行性。

研究的关键创新在于使用了一种带磁耦合的自由悬浮圆盘结构。这是他近年来持续开发的平台,能够提供材料所需的接地刚度,从而实现完整的声子全平带结构


展望未来,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其材料设计方法,并探索这类平带材料在实际中的可扩展性与集成能力,应用方向包括声波与振动隔离、为传感器或医疗器械进行能量采集、声透镜及声隐身技术等。
Bilal表示:“我们这项研究首次证实,声子的全平带结构不仅在理论上可行,也可以在实验中实现。这一发现的意义远不止于实验室的基本验证,更为声学技术、能量收集,乃至热管理的新技术打开了大门。”
分享